父母并没有给我一个关于爱情的模板,但给了我一个爱的模板。

他们是爱我的,这种爱源于血缘关系,但超脱单纯的血缘,体现在23年的相处、交流中。他们的爱如温暖的水,虽不炽热,但很长久。如温润的空气,存在感很低,但不可或缺。

他们“不管我”的另一面是给了我选择的自由,并一直支持我做出的选择。让我在受伤时有舔舐伤口的心灵港湾,不管我做了什么,我都知道他们一定是爱我的。

我想,这或许是爱。

以此为基础,针对爱情稍加改善。我想这就是真正的亲密关系,独立的人且能很好的生活在一起。

我想要这样的爱情。


文章发出去第二条就收到了一个评论,我认为内容非常用心,而且特别有价值。所以摘抄到文章中,方便更多网友搜索到。

@高杨

父母之爱更多是接受,亲密关系更多是给予和包容,要妥协和改变。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只筛选不改变”,或许这与当前单身率高不无关系。 林徽因梁思成的续签婚姻之所以能成为一段佳话就是因为这对两个人的要求太高了,他们才能做到“独立且很好的生活在一起”。

我:

谢谢,你回复之后我很快就收到通知了,只是一直在考虑爱这个话题,思考我自己到底怎么想的,以及考虑该如何回复。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互相喜欢的双方要给予对方爱,包容对方的缺点,会为了双方去妥协和改变,这些我都是认同的。

那我我为什么还表达想要父母之爱呢?

因为我在寻求亲密关系时并不顺利,这样的事已数次发生:①我主动对我喜欢的人“给予和包容”(先不讨论方法对于否),②并试图与对方建立亲密关系,③可是人家不喜欢我。

所以我目前还是先不要主动了。我主动会让关系变糟糕,等着别人主动吧。当然,建立亲密关系后,我肯定会按照互相喜欢的标准去做事啦。

在此之前,打破“关系变糟糕”的诅咒,就要破除①②③的惯性:我会试着博爱,对每个人给予和包容,但不要求回报。这样当我遇到喜欢我的人,也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去爱她。

哈哈,说了这么一大通,其实我只是想要爱。

感谢朋友们的回复。